谈刘禹锡《陋室铭》的写作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絲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杰出散文家刘禹锡留下的一篇脍炙人口,传唱至今的《陋室铭》。本文专论其写作之地。
关于《陋室铭》的写作地,早年的出版物和现在的互联网都说是在安徽和县,即唐时的“和州”。但从刘禹锡的一生的兴衰际遇来看,该文应写于唐时的“朗州”,即今常德市。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刘禹锡曾贬居朗州达十年之久,有铭文中所表述的生活基础;二是因为铭文开篇的第一层内容,极符朗州的山川特点和人文历史特点。
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已官至朝中监察御史的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翰林待诏兼度支使,唐顺宗时的实际执政者)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谪。先是贬任连州(即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进途中又改授朗州司马。“司马”原本是掌管军事、军需的重要官职,但到了唐朝已降为专门安置朝廷贬官的闲职。这就使得刘禹锡在朗州期间得以“无絲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并有着充足的时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因如此,这位徒有虚衔的司马自然分不到好的住宅和一应的配备,也就只有蜗居“陋室”的份了。贬官陋室,自然门庭冷落,以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草色入帘”就是杂草长得很高,透过室内的窗帘都看得到了。《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说:刘禹锡“贬朗州司马。……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其吟咏之作,常与柳宗元、元稹相互寄赠,往来唱和,此即铭文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再说朗州情形。朗州地处洞庭湖西部的淤积平原地带,地貌特点是山不高来水不深。其州东十余里朗水南畔的善德山(即今德山)海拔不足百米,但却遐迩闻名。闻名的原因就在于此山曾孕育了一位千秋传颂的得道高士善卷。“善德山”就是因其“曾为尧师而不受禅让”的清高品德而得名的。是故,此山还被列为了道家“第五十三福地”。善德山下的水域并不是太深,但却有着“老龙潭”的称号。有此称号,自然就会有着相关的一些神话故事在民间传播。内容无外乎是老龙如何地有灵气、有神通等等。
刘禹锡在朗州期间曾多次荡舟老龙潭,蹑足善德山,并写下了一篇极有史料价值的《善卷坛前作》。其诗曰:“先生见尧心,相与去九有,斯民既已治,我得安林薮。道是自然贵,名是无穷寿。瑶坛在此山,识者常回首。”意思是:“善卷先生发现尧帝想要将九州天下让与他来治理,便说人民既已得到了很好的治理,我也得安享林薮之乐去了。得道之人贵在‘法于自然’,才能‘名垂不朽’。当年尧帝拜卷为师时的拜坛就在此德山之上,了解这一典故的人,常常会来此瞻仰凭吊。”可见,刘禹锡对善卷的典故是非常了解的,这种了解自然也升华了刘禹锡效善卷之超然的精神境界。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正是对德山特色和自己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句中,“有仙则名”的“仙”指的就是善卷,因为,在传统的说法里,修道成了正果的人就是神仙。善卷是得了道的人,自然就是仙家者流了。
《陋室铭》的“铭”字,带有“座右铭”的性质。作者此《铭》,旨在勉励自己,虽遭贬谪而心气不馁,虽居陋室而物外超然。因为有了这样的胸襟,天地为之一宽,陋室也变得闪光起来,就好比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是三国名相诸葛亮的茅庐;“子云亭”是西汉玄学家、《太玄经》作者杨雄的“玄亭”。这两处简陋的住所都居住着旷代奇才,正如“孔子云:‘何陋之有?’”作者用此二句,有自比诸葛、杨雄之意。他在结束了朗州的贬居生活后,曾有诗言道:“雷雨江湖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
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骈体散文,必是触景生情后的有感而发。只有触其景才能生其情,只有生其情才能发其感。具体到《陋室铭》的写作,只有面对德山,才能生发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联想;只有德山下的老龙潭,才能触发出“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对接;只有受到了善卷精神的陶冶,才会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胸襟;只有闲职司马,才能“无絲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只有门庭冷落,才会“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所以,《陋室铭》应是刘禹锡的朗州之作。
至于另一写作地安徽和县,虽然现有实实在在的“陋室”为证,但也不足以让人信服,因为刘禹锡在和州期间,全然没有了《陋室铭》中的情形。首先,他在和州已非闲职的司马而是有着实际执掌的刺史,属于地方最高长官。其住宅条件也必然是地方最高级别的,而不可能会安排他蜗居陋室。其二,刘禹锡到任时,正是和州大旱过后,百废待兴之际(参见《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刘禹锡》),根本就不可能会有“无案牍之劳形”的闲适和“调素琴,阅金经”的雅兴。在和州,由于刘禹锡勤于政事,全力救灾,狠抓了粮食生产,因而该州很快就走出了困境,刘禹锡也于第二年的冬季被诏往洛阳,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去了。因此,刘禹锡不可能在和州写《陋室铭》。此外,和州境内也没有能触发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山川特点和人文典故。所以,《陋室铭》不可能是刘禹锡的和州之作。
再说和县现存的所谓“陋室”,据网络资讯介绍:是“3幢9间呈品字状的房屋,斗拱飞檐,白墙黑瓦,典雅古朴,静谧灵秀。石铺小院绿茵遍地,松竹迎人,……院内东侧小巧精致的亭内,立有《陋室铭》碑石”。如此格局的宅院,也能称之为“陋室”吗?显然是名不符实。
(作者:朱长顺)
(编辑:刘巾英)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