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怒唱始末
自卢沟桥上的石狮子被肆意横飞的炮火炸得遍身疮痍,7月7日,便成为刺痛每个华夏子孙神经的日子。70年后的今天,抗战的滚滚硝烟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尽,但诞生于那个时代的音乐——《黄河大合唱》,仍以它激昂的旋律、磅礴的气势、炽烈的情感,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天空,真切感受到昔时抗日军民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满腔热诚。
荡气回肠的乐声,正在耳际回响,神思轻舞飞扬。自古以来,总有不少经典的音乐产生于战争。十八世纪七十年代,500名义勇军和勇敢的马赛市民,高唱着自由的赞歌《马赛曲》,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那些终日穿梭于枪林弹雨、命悬一线的战士们,在《喀秋莎》的歌声抚慰下,获得心灵与情感的慰藉,焕发出无穷的力量;而庄严、雄浑、嘹亮的《国际歌》,则成了巴黎公社——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前进的号角,先后被译成西班牙文、挪威文、中文等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唱……
能够披坚执锐、浴血疆场是可敬的,能够创作出伟大的音乐,鼓舞身处同一时代的民众前赴后继、奋勇杀敌,同样可敬。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我国近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光未然在险峡急流、怒涛漩涡黄河边,目睹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他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400多行歌词的创作。1939年3月11日晚上,月光映照下的西北旅社一个宽敞的窑洞里,光未然为大家朗诵了《黄河大合唱》歌词。虽然整部作品很长,但诗人没有丝毫的停顿,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大家的心随着抑扬顿挫的节奏而跳动。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一片安静。顷刻,如雷的掌声久久不息。掌声中,冼星海激动地站了起来,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来!”此后的20天时间里,冼星海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投入到《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之中。其间,他抱病在身,但丝毫没有影响他的进度,3月31日晚,他把无一处错误、无一字涂改的清稿交到了抗敌演剧三队指挥邬析零手中。4月1日开始,鲁艺音乐系师生组成的乐队和抗敌演剧三队组成的合唱队经过10多天的紧张排练,终于在4月13日得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进行首次公演。演出完毕,全场爆发出持久而狂热的掌声,演出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一部伟大的作品由此诞生!
纵观整个创作过程,可以看出,是对生与斯、长于斯的祖国发自内心的热爱,是“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的责任感,催生了创作人员喷涌的灵感,点燃了演出人员磅礴的激情。作品一经问世,便成为鼓舞全体抗日军民的战斗号角,成为凝聚炎黄子孙精神力量的坚强纽带。这歌声,随着游击队员挥舞的大刀,砍向日本鬼子;随着守城将士猛烈的炮火,射穿来侵之敌。在歌声的感召下,一批批爱国青年,奔赴抗日一线,接受血与火的洗礼;一批批淳朴乡民,拿起各式武器,投身保家卫国的洪流……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借由音乐的神奇力量,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心跳与脉搏。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把无限的哀思献给浴血沙场的将士,更要献给像光未然、冼星海一样伟大的音乐人。这其中,有创作了《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的田汉、聂耳,有《五月的鲜花》的曲作者阎述诗……一个真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无愧于他所生活的伟大时代。他们,无愧于时代!
(作者:史彩平)
(编辑:刘 杰)
EndFragment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