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书院——百余年的文化传承
德山近代以来就是湘西北地区人文鼎盛之地,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常德的先贤们大兴教育事业,培养了众多经世济时之才。
(图片来源于红网论坛)
清光绪十三年(1887),由武陵县县令李宗莲主持,在杨彝珍等人的积极支持下,选址于乾明寺的青莲庵遗址,动工修建德山书院,于次年(1888)冬竣工,书院首聘余蓉初先生为山长(院长)。当时著名的湖南学政(督学)曹鸿勋题写了“德山书院”匾额,书院大门挂有“高山仰止,斯文在兹”的金字楹联。作为书院创建主持人,县令李宗莲当时为书院的讲堂题写了一副对联:
读书居善德名山,愿士贵通经学先明理;
此地是青莲讲舍,看峰头文笔天外奎光。
此联体现的是儒家传统的“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告诫学子要树立成才成名的远大理想。德山书院为适应近代形势发展的需要,明确以“为时养器”为校训,贯彻“爱国勤学”的传统,提倡知行合一,因材施教。
光绪二十八年(1903),德山书院根据清政府改书院为学堂的规定,更名为武陵县学堂。短短15年间,德山书院在风雨飘摇的时局之下,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他们当中有康梁变法中的重要人物赵必振、蔡钟浩等人;有孙黄革命的干将刘复基、杨熙绩等人;还有三位民国时期的法学名家,他们分别为调查军阀孙殿英东陵盗宝案的谭肖崖,“三一八”惨案之后传拘段祥瑞的戴修瓒,审判大间谍川岛芳子的吴盛涵。
更名为武陵县学堂之后,最初创立的德山书院又几易其名,并且同江北城区的学校联为一体。宣统元年(1909年),学校整体搬迁到城西朗江书院旧址(今常德市育英小学)。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一方面也体现了地方政府和先贤们在力图形成地方教育独特格局方面的不断探索。此间,从德山和常德城区学校走出的众多人才,依然秉承常德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在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吴 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