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常德经开区环卫作业市场化启示录
“如今走在街上,几乎看不到垃圾,皮鞋也干净好多了。”昨日,记者在常德经开区繁华的德山中路,就当地卫生状况采访市民张先生,他欣然告诉记者。
除了市民的切身感受,更有说服力的是:2016年1至4月,常德经开区的环境卫生在武陵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鼎城区、常德经开区四区的评比中,屡次排名第一。这些可喜的变化,得益于经开区自去年10月以来实行的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改革:势在必行
常德经开区是一座迅速崛起的工业新城,2010年跻身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开区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2013年启动“三改四化”工程之后,经开区的城市建设日趋现代化。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改革城市管理体制的“一改四化”也随之跟进。
对经开区的环卫作业实行市场化运行,不仅是我市“一改四化”提出的要求,也符合经开区的实际情况。常德经开区的中心城区面积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万人,随着城区面积扩大,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由环卫部门包揽环卫工作的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式。
以往的环卫工作模式的弊端在于:由来已久的“吃大锅饭”的体制导致劳动效率低下,“混日子”、“磨洋工”的现象很普遍。经开区环卫处承担城区环卫保洁工作,也负责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管理、考核,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有时发生部门之间责任不明晰,相互推诿的情况。虽然环卫处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但是并未形成良好的常态化机制,经常在“卫生城市”、“文明城市”迎检,节假日或上级检查时搞“突击式”的清扫保洁,并未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反而引发群众不满。
“沉重的人员包袱,也掣肘环卫事业发展。”常德经开区环卫处主任刘志军介绍:“2009年,我们的环卫工人是270人,2014年达到374人,每年还有工人发生工伤事故或突发疾病,这一块的经费支出逐年增加。”
旧的模式弊端重重,改革势在必行。常德经开区多次就环卫作业的市场化改革进行专题研究,并派人前往深圳、株洲等地学习考察,探索一套符合经开区实际的改革方案。2015年,《常德经开区环卫作业市场化实施方案》正式成形。
一项体制的改革,首先牵涉到的是人。如何以人为本,安顿好300多名环卫工人的出路,是经开区工委、管委考虑的首要问题,这也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中标公司对原有的环卫工人无条件全员接收,工资待遇不得低于原有水平,按《劳动法》购买各种保险。由于充分考虑到环卫工人的切身利益,这一人员规模如此大的改革在经开区没有掀起波澜,而是开展得有条不紊。
常德经开区对于参与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的公司进行了严格筛选。2015年8月,通过公开招投标,“湖南仁仁洁科技清洁有限公司”、“湖南碧泰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长沙玉诚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3家公司中标,这3家公司均是取得了国家清扫保洁行业一级资质的企业,其中,“仁仁洁”公司还是一家在全国有几十家分公司的行业龙头企业。经开区的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于当年10月正式运行。
成效:今非昔比
常德经开区清扫保洁作业面积达230万平方米,绿化保洁面积63.6万平方米,公厕48座,垃圾中转站6座,日产生活垃圾150至200吨。实施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之后,经开区将环卫工作分为三个项目:“湖南碧泰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桃善路以北老城区的清扫保洁,清扫面积包括92万平方米道路和小巷,以及34.6万平方米的绿化带;“湖南仁仁洁科技清洁有限公司”负责新区146万平方米的道路、小巷,以及29万平方米绿化带的清扫保洁;“长沙玉诚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城区公厕保洁和生活垃圾的清运。
环卫作业市场化之后,常德经开区环卫处的工作职能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管、干不分转变为主要对各个项目的监督、考核。
“环卫处对我们的考核非常严格,只要哪里达不到标准就要扣钱。”“湖南碧泰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掐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今年1月至今,该公司因白色垃圾清理不及时、城市家具保洁不到位、机械作业违规等不达标而被扣分,并被罚款1.42万元。另外两家公司也被罚款近万元,所有的罚款由经开区财政每月对3家公司进行结算时直接扣除。
经开区环卫处成立的环卫作业考评领导小组负责对各公司的日常作业进行考核,下设3个考评小分队,不分时间、地点开展现场巡查并实施考评。为及时发现、处置问题,环卫处建立了微信考核群。记者进入微信群后,考评员发现问题和责任单位处理问题的图片及文字不断地刷屏:5月29日9时15分,考评员发现莲池路上有大量白色垃圾,他拍照上传微信群,半个小时后,责任单位将清扫干净的图片上传微信……
常德经开区环卫作业市场化从零开始,在探索中不断规范、成熟。短短几个月来,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核体系。在严格的考核机制下,全区的环卫作业也日趋标准化、精细化,环境卫生状态较之以往大有改观。
更加让人欣慰的是,由环卫处移交给市场的300多名环卫工人,他们在新的体制下安心工作,一部分人还激发出各自的潜能。杨家敏、蔡圣科原先都是兢兢业业的环卫工人,如今,他们在新的公司里成为中坚力量。环卫工人们没有因为身份的改变而失去敬业精神,“湖南仁仁洁科技清洁有限公司”负责人贺吉平的手机中保存着一段无意中拍下的视频:环卫工人杨华的丈夫为她送去午饭,她才吃了两口,见到从一辆汽车上扔下的垃圾,赶紧放下饭碗去清扫干净。从去年10月以来,经开区参与环卫作业的3家公司兑现了承诺,他们给与了环卫工人应有的待遇,没有无故解雇一人。
前景:任重道远
环卫保洁作业市场化在全国很多大中城市推行已久,这也是城市环卫工作发展的大势所趋。市场化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在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环卫保洁服务的质量。实践证明,常德经开区环卫作业的市场化改革是成功的,较好地解决了城市环卫保洁不到位、效率低下等问题,环卫保洁质量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对于经开区来说,环卫作业市场化是新生事物,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从运行几个月的情况来看,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常德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雷光承接受记者采访时,极为客观地表达了自己的评价,并且畅谈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
首先,经开区环卫作业市场化的区域还要进一步扩大。经开区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清扫保洁的区域也要随之增大。目前,我们的清扫保洁主要集中在主次干道上,下一步要向主次干道两侧延伸30米以上。现在,经开区的城郊结合部的清扫保洁还未实行市场化,应当尽快纳入市场化的范围。
其次,机械化作业的比例还比较低,设备落后、老化现象普遍。目前,经开区的环卫机械化作业的比例大约占到30%,这是远远不够的。2016年,我们要增加到50%左右,争取用3至5年时间达到理想化的70%至80%;如今我们的清扫车、洒水车等车辆和设备趋于老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经开区不补充“利器”,环卫作业的劳动效率还是上不来。另外,我们的公厕、垃圾中转站、果皮箱等环卫设施还不够完善,标准也不够高,与城市发展不相匹配,今后还要按高标准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第三,经开区群众的环卫意识有待提高。其实,我们每一位市民都是环卫工作的参与者,街道清扫干净了,还得靠市民去维护。这些年,经开区就如何提高市民的环卫意识做了一些宣传、教育工作,市民的总体素质也不断提升,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比在环卫工作上投入多少资金更加直接、有效。
雷光承说:“总而言之,环卫作业的市场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对管理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去规范、完善,才有利于经开工的环卫事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文 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