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桥镇:防疫一线的“夫妻档”
2月27日上午,循着中药散发出的浓郁气味,记者在常德经开区石门桥镇卫生院二楼找到正在药房熬制防疫中药包的袁成林。这名牙科医生,在疫情期间成为战斗在一线的主力军。
袁成林正在熬制中药
胡娟为就诊群众测量体温
“大年初二的早上,袁成林就给我发来微信,主动请战到防疫一线。”石门桥镇卫生院院长罗先会说,在院里工作了10多年的袁成林,历来都是个对待工作非常积极主动的急性子。
在常长高速公路德山入口的检查点,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分为六班值勤,每班四个小时。袁成林提出在最难熬的凌晨一点至凌晨四点值班。当初防护物资极度紧缺,没有防护服和护目镜,袁成林和同事们只有通过勤消毒、勤洗手加强自身防护。深夜至凌晨温度很低,加上肚子饿,的确有些难受。袁成林形容那些日子“取暖靠跺脚,充饥靠方便面”。
2月初,石门桥镇狮子山村多名村民因为到外地参加亲戚的葬礼,与确诊感染者发生了密切接触,这些村民必须实行居家隔离。袁成林每天前往这批村民家里,为他们监测体温,帮助他们消毒杀菌,向他们宣传疫情防控的知识。近段时间,随着经开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他又主动承担起为企业员工熬制中药的工作,每天6000多包中药,他要熬到深夜。
袁成林的妻子胡娟也在石门桥镇卫生院工作,担任住院部护士长。疫情期间,卫生院对病人实行预检分诊,院里人手不够,胡娟除了要做好20多名住院病人的护理工作,还要对来院病人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夫妻二人虽然同在一个单位,但是忙得连话都难得说上一句。他们的儿子读高三,今年就要高考,袁成林和胡娟每天早出晚归,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幸好我们家伢儿很懂事,成天待在家里搞学习,饿了就自己煮面条吃,困了就上床睡觉,不给我们添麻烦。”胡娟说。
(作者:文 斌)
(编辑:李 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