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老码头!
今年63岁的刘昌平老人在德山老码头住了30多年。他已经签了搬迁协议,这几天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先到儿子家住段时间。周围的老房子已经开始拆了。“一夜之间,就成了平地,毕竟待了这么多年,还是舍不得。”老人感叹。
11月19日中午,望江西路附近的鸿运码头,工人坐在货车上观看望江西路施工
老码头附近的民居大都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为砖木结构,建筑密度大,功能不配套,人口相对集中,存在着很大的火灾、交通等安全隐患。常德经开区正在进行的老城区改造,将老码头一带纳入了棚改范围。
根据规划,原老码头真正属于码头的部分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堤路合一”的望江大道及沿江风光带。附近还会配套新建一座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姚湖公园,货运码头迁至下游。“老码头”只能作为一个特殊的符号,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自明清西南大开发以来,沅水成为西南地区对外进行物资交流的交通要道,沿线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无一不是以“船来船往,舟楫络绎”的古镇及其码头为中心展开。常德多年来都是沅水流域的中心城市和大码头之一。作家沈从文曾多次描绘旧时常德的街市景象、渡口船只,他在《常德的船》中说:“这个湘西的咽喉,真如所传闻,地方并不小。”川、黔等地盛产的木材、桐油、毛皮、药材,每天源源不断顺江而下,经常德运往湖北、江浙等地,而食盐、面粉、布匹、洋货又由下江轮驳运到,在这里改装,用大小不一的船只,运往沅水中上游的大小码头。
19世纪中后期,德山临江的水上优势显现出来。1863年的《武陵县志》这样描述当时德山的码头:“大舟小艇聚城旁,上溯黔阳下武昌。”当时德山码头年进口货物总值达3350万银元。良好的地理环境吸引了来自江西、安徽、广东、湖北等省的富商巨贾,他们在这里发家兴业,各持一方。为扶持本帮在商界的势力,他们纷纷按乡土关系开设会馆,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德山还有江西、湖北、贵州、保靖、广东、徽州、金陵七大会馆。
光绪三十一年(1905),湖南巡抚端方慑于外国列强的威逼,奏请朝廷将常德开为商埠,将德山划为“各国商家租建之区”。常德便成为列强控制我国西南地区经济的据点,德山码头的市场结构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英、美、德、日等国在此开设了多家洋行,如美国商人开设的美孚石油洋行、德国商人开设的德士古洋行、英国商人开设的油脂洋行等。附近农民常年到码头上帮洋人装卸货物。在德山人的眼中,这个码头已经陈旧变味,“老码头”的名字开始流传。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老码头日渐萧条。尤其是日军多达39次的狂轰滥炸、烧杀抢掠,使“商人物资丧失殆尽,复业无资者,触目皆是”,老码头成为一座沉寂的码头。
老码头的复兴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群众建设热情高涨。七一机械厂、常德棉纺厂等大批厂矿企业在德山安营扎寨,随之而来的是繁忙的客货运输。沉寂的码头再次喧闹起来,这是现在老码头的居民记忆中关于老码头的黄金岁月。
1951年建立的七一机械厂是这股开发热潮中的代表。这是常德第一家国营中型机械厂,厂址就位于德山老码头。建厂那天,恰逢党的生日,有人提议,就叫“七一”吧,就这样定下了厂名。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工厂扩大了规模,条件设施完备的食堂、澡堂、托儿所、幼儿园、职工医院、冰棒房等陆续建立起来。为应对当时的饥荒,厂里还组织职工进行农副业生产,在附近的农场种粮种菜、饲养家禽家畜。那是工人们最有干劲的年代,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价值。
新的工厂不断建立,水运便利的老码头自然成为德山的中心。下南门至老码头、下南门至苏家渡2条航线每天往返不歇。1978年以后,容运增加,码头承受能力不佳的状况日渐突出。1982年,市轮渡公司对所属德山老码头、德山横渡码头、对岸德山街横渡码头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老码头长32米、宽10米,有青石板台阶84级,有专门的售票站。每到周末,等候上渡船的长队,从河边的趸船,顺着高高的石阶排到了岸上。从德山各个工厂、从周边乡下去常德城区,都须在这里乘船,由下南门码头进城。
老码头的货物运输也十分兴盛。船只、木排满布江面,顺江沿湖而来的木材、粮食、日用百货、工业制成品和生产原料,都在这里装卸。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码头装卸依旧原始,重重的货物大多靠工人背上背下。老码头附近的很多人,都在码头上工作,男的做搬运,女的拖板车。搬运社里还有一个女子班,干起活来相当利索,不比男子汉差。后来有了吊车,码头工人的劳动强度才有所减轻。
兴也沅水,败也沅水。1986年10月1日,沅水一桥建成通车,揭开了新一轮变革的序幕。更多的大桥,更快更便捷的公路、铁路相继建成,公交线连通德山和常德城区。往返老码头和下南门之间的老旧渡轮仍坚持运行了十多年,终于退出历史的舞台。尽管仍有货物在这里装卸,但码头的重要性却在一天天下降。紧靠码头的望江西路一片寂静,除了前往乾明寺的香客,很少有外来人经过。
差不多同一时间,七一机械厂的效益出现大滑坡。勉强维持到2001年,这个在德山工业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厂终究难逃破产改制的命运。生产区的厂房卖掉了,大楼墙体斑驳。生活区的公共用地被任意侵占,扩建房屋、种菜养鸡。过去最热闹的俱乐部、食堂也再没亮过灯光。冷冷清清的偌大厂区,是老码头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
今天的老码头,凋敝中还保留着些许当年的风貌。几栋破败的老房子呆立着,正面墙上的名称、标语也颇有些历史感,虽然残破,但还认得出“人民银行”、“粮油公司”等名号。老码头地标之一的百货商店早已歇业,几位老人占用了一楼几间屋子,做一点鸡毛蒜皮的生意。同为地标之一的东风饭店,不久前刚刚拆掉。路口已经立起了“望江西路新建工程项目部”的标牌,用不了多少天,现存的这些旧房子也终将淡出人们的视线。
传统内河运输被效率更高的现代物流所取代,德山的商业中心悄然南移,曾经在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老码头渐渐被人们遗忘。当4年前德山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老码头一带却呈现衣衫褴褛的景象,房屋低矮潮湿,道路逼仄,与过去说再见是必然。人们期待老码头的新生,同时又留恋过往的辉煌。老码头见证了德山百十年的变迁,散布于江边的短街小巷,集中了老常德情调的核心元素。如今,太多的码头已经无迹可寻,老码头这块区域,就具备了传承的意味。
(作者:欧阳冰)
(来源:常德晚报)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