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新起点,面对“建设美丽现代幸福新德山”的新目标新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开区工委、管委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紧扣“推进二次创业,建设千亿园区”发展主题,围绕“一三五“工程目标,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奋发进取,抓紧财税促收,突出保障重点,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较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财政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一、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34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2%,比去年实际完成数140088万元增加30255万元,同比增长21.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249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47%,比去年实际完成数95621万元增加16871万元,同比增长17.64%;非税收入完成57851万元,比去年增加13383万元,同比增长30.1%。
2016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2957万元,比上年增加12960万元,增长18.52%,其中:区国税5746万元,比上年增长89.01%;区地税完成10051万元,比上年降低7.03%;区地税(耕契税)12454万元,比上年降低13.33%;区财政完成54706万元,比上年增长30.95%。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区财政总支出18336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7.17%(剔除上级专项资金以及上年结转支出计算,下同),同比增长22.46%;基金支出15268万元。
全区财政决算支出分科目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086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4940万元。
3、教育支出7154万元。
4、科学技术支出1230万元。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990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407万元。
7、医疗卫生支出3114万元。
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8783万元。
9、农林水事务支出9806万元。
10、交通运输支出1751万元。
1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6381万元。
1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851万元。
13、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648万元。
14、住房保障支出8395万元。
15、国债还本付息支出2543万元。
(三)财政决算平衡情况
2016年,区本级实际留成收入82957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98632万元,加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77210万元,加上年结余7239万元,减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3360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2105万元,减债务还本支出73460万元,年终结余7113万元,减结转下年支出7113万元,净结余0万元,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四)基金收支平衡情况
今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06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5268万元,加上年结余82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1177万元,加调入资金6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30万元,年终结余33万元。
二、2016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征管,力争收入稳增有升。
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面对今年组织财政收入中的多重困难与压力,我们始终把组织好财政收入作为工作第一要务。今年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面对政策调整,我们审时度势、化弊为利,妥善应对“营改增”带来的减收风险。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了《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协税护税工作的通知》,切实加强和规范我区“营改增”后房地产业、建安行业、股权变更等税收征收管理。二是加深信息资料和数据分析。密切与国税、地税等部门的协调沟通,与税务部门建立月结制度,每月针对收入情况进行座谈、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收入征管。三是加强税源监控和清缴。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源监控力度,为全面加快了汇算清缴进度,税管干部深入到每户重点税源企业,进行一对一的业务辅导及服务,确保应纳税企业全部按时进行了网厅申报,汇缴面达到100%,确保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二)抓细抓精,强化预算绩效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上半年,在做大财政“蛋糕”、为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质基础的同时,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我们强化预算支出管理。一是规范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下达了《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关于批复2016年部门预算的通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执行,部门预算的约束力得到保证。二是严格审批程序,落实预算执行。严格履行预算审批程序和支出标准,严格按序时进度和项目进度审批用款额度,严格控制预算追加,防止超预算、无预算拨款。三是加强支出进度跟踪,提升预算绩效。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跟踪问效,坚持每月进行预算执行进度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执行进度落后的部门通报督促、对执行进度超前的部门急刹限改,对全区重点项目资金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要求进行拨付,有效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攻坚克难,力保重点项目建设。
集中力量办大事,钱要用在刀刃上。按照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攻坚、企业发展、城市提质和民生升温等重点工作的要求,我们在加强预算执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大数据为依据,合理调度资金、重点保障项目支出。一是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出台了《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常德经开区财政性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为建设资金合理、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全力配合工程项目建设。对重点保障招商引资项目的落户服务、土地整理、征地征拆、项目报批等所需资金实现了提前调度、跟踪评审。三是落实财政优惠政策。精准帮扶园区企业,采取兑现各类优惠政策、奖励及走访、调研、鼓励企业等多项措施大力促进企业发展。全年拨付各级企业扶持资金2.94亿元,其中按照《常德市帮扶工业企业十条》落实企业减负政策,完成81家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补贴资金834万元的申报拨付工作。
(四)加强监管,力提资金使用效率。
面对收支平衡日趋尖锐的矛盾,按照新预算法统筹力度,加大存量资金的盘活,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的资金投向民生升温、园区攻坚、企业扶持等重点领域。一是强化厉行节约,从严控制支出。按照办公性行政经费零增长、“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要求,继续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和行政运行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全年管委会机关、内设局办(含临设机构)及部分区属位和驻区单位(60家预算单位)的“四费”支出 1516.52 万元,同比减少85.06万元,节减率为5.31%。其中“三公”经费支出 1382.17万元,同比减少116.63万元,节减率为 7.8% ,“三公”经费中接待费421.17万元,同比减少 48.13万,节减率为10.26% 。二是加大评审力度,强化财政监督。今年以来,评审中心在规范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大评审力度,扎实开展评审工作。2016年,共完成预、结算评审项目528个,送审投资额394740万元,审定投资额341424万元,审减投资额53316万元,综合审减率达到13.51%,切实发挥了严把关、强监督的作用,达到了节省开支的目的。三是规范政府采购,提升采购绩效。继续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全年完成货物采购总额8230万元,超前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计划2830万元,采购合同金额7793万元,节约资金437万元,节支率达5.3%。有效节约了政府采购资金。
(五)为民服务,力升群众幸福指数。
认真落实上级各项扶持政策,加大配套投入力度,重点保障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一是推进“完美社区”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区级“完美社区”建设项目资金总投入410万元,为社区精简整合工作、街道、社区公共服务用房新建(改扩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新建、樟木桥派出所新建、老码头派出所改扩建等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二是完善惠民补贴系统,落实惠民补贴拨付。全面推进惠农补贴“一卡通”安全数据交换平台建设,为民生民本资金发放打通“绿色通道”。两街一镇发放各类惠民补贴44项,涉及粮食、养殖、低保、五保、抚恤、计生、医疗、教育、自然灾害等;三是打好“扶贫攻坚战役”,扶起农户脱贫信心。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桃源县大水田村对贫困户进行走访帮扶,对贫困户进行必要的物质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