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总决算编报说明
2018年,区财政局在区工委管委的正确领导以及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和财政收支目标,把握工作重点,积极履行财政工作职能,较好的完成了工作任务,在城建项目停建缓建、收入征收异常困难的紧张形势下,拧成一股绳,绷紧一根弦,下好一盘棋,为全年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973万元,比去年实际完成数180983万元增加20990万元,同比增长11.6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44763万元,比去年实际完成数128648万元增加16115万元,同比增长12.53%;非税收入完成57210万元。
2018年,全区地方收入完成89193万元,同比增长9.60%。其中:税收收入34412万元,同比增长10.04%;非税收入54781万元。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全区财政总支出192413万元(剔除上级专项资金以及上年结转支出计算,下同)。
全区财政决算支出分科目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768万元,同比增长5.30%。
2、公共安全支出6334万元,同比增长23.85%。
3、教育支出10601万元,同比增长42.50%。
4、科学技术支出28264万元,同比增长14.93%。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935万元,同比5.31%。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958万元,同比增长28.96%。
7、医疗卫生支出5828万元,同比增长44.04%。
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6960万元,同比下降0.74%。
9、农林水事务支出8760万元,同比增长46.36%。
10、交通运输支出3664万元,同比增长23.27%。
1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704万元。
1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3683万元,同比增长35.90%。
13、国土资源气象等支出685万元。
14、住房保障支出19600万元。
15、国债还本付息支出5462万元。
(三)财政决算平衡情况
2018年,区本级实际留成收入89193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83279万元,加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6318万元,加上年结余12465万元,加调入资金14945万元,减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2413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282万元,减债务还本支出16318万元,年终结余7751万元,减结转下年支出7751万元,净结余0万元,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四)基金收支平衡情况
今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08644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04859万元,加上年结余46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299万元,加债务转贷收入50000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55万元,减调入资金14945万元,减债务还本支出40000万元,年终结余130万元。
二、2018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预算绩效管理
1、圆满完成决算编报,做好上年度工作小结
从年初到3月底,相继完成了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的编报、审核、汇总、上报工作。各业务科室以及各预算单位密切配合,积极主动核对相关数据,保证了决算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根据上级部门决算参数和审核要求变化,结合实际进行内部调整,确保填报口径的正确性;认真汇总审核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做到两套报表数字衔接一致。按要求及时公开决算,保证了资金运行的公开透明性。
2、规范编制年度预算,确保资金安排到位
根据《预算法》、全市财税工作会议及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区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及本年度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紧紧围绕建设千亿园区的目标,以“突出保障招商引资、全力保障项目推进、切实保障民生民本”为指导思想,按照厉行节约的总体要求,本着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基本宗旨,完成了预算编制工作,对资金进行科学分类,尽量细化支出项目,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及时调整预算,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确保各项支出安排合理到位,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3、科学使用财政资金,力提资金使用效率
面对收支矛盾日益加剧的紧张局面,按照新预算法统筹力度,加大存量资金的盘活,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资金向民生升温、园区攻坚、企业扶持等重点领域倾斜。一是厉行节约,从严控支。继续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和行政运行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格按照序时进度和项目进度审批用款额度,加强“三公”经费的监督。初步统计,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44家单位发生“五费支出”324.23万元,同比下降43.06%,其中“三公”经费217.28万元,同比下降46.79%,其中公务接待费89.16万元,同比下降55.62%。二是加强评审,强化监督。今年以来,评审中心在规范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大评审力度,扎实开展评审工作,截至10月,完成预、结算评审项目357个,送审投资额19.76亿元,审定投资额17.39亿元,审减投资额2.37亿元,综合审减率达到11.98%,切实发挥了严把关、强监督的作用,达到了节省开支的目的。三是规范采购,提升绩效。将政府采购纳入预算管理,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政府采购相关文件精神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有效节约了政府采购资金。截至10月,全区共完成采购124次,货物采购总额7012万元,采购合同金额6680万元,提前完成市政府下达计划。
(二)全面清查资产债务
1、开展区内资产清查,强化日常监督管理
一是进行资产处置。完成力元新材老厂区的补偿,根据区国土储备中心与力元新材签订的收购协议,为力元新材提供后续服务。二是盘活处置资产。对账实不符和已达报废年限不能使用的资产进行集中处置;配合棚改工作,深入棚改现场,将蒿草湖、陈家岗、丰田碑棚改项目范围内国有资产按文件进行处置;对回购房和自建安置瑶湖苑小区的空置房源进行分批处置,完善手续,让空余房源依法进入市场。三是协调“三供一业”。与水电八局物业签订物业移交协议,督促其他物业企业制定物业改造计划,按时间节点签订物业移交协议,完成物业移交工作,其他单位预计年底可全面完成。
2、全面进行债务清理,防范金融债务风险
一是切实强化置换债券与新增债券的管理。加强债券置换力度,按照省厅2018年8月底前要完成存量政府债务置换工作的时间要求,经开区财政积极申报,今年上级下达我区置换债券批复额度为4.85亿元,新增土储专项债券额度1亿元。规范债券使用资金,深入开展置换债券使用管理自查自纠及整改工作,严格把控新增政府债券申报项目的对应匹配,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券本金偿还机制。2019年,我区拟申请新增一般债券规模4.96亿元,新增专项债券规模16.88亿元。二是严格落实债务化解措施。严格务实制定了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实施方案,确保化债方案能执行可落地。加快平台公司清理整合转型力度,厘清政企边界,准确科学界定偿债主体责任,按照省厅规范清理要求,12月底以前完成德山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划转和去平台化,只保留德源公司作为国家级管理园区1家平台公司的任务。严格规范PPP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按照湘财金函〔2018〕18、19号文件精神,切实开展PPP项目的清理甄别及后续管理工作。严控隐性债务增量,继续实施“停、缓、调、撤”政策,突出保障重点,压减投资规模,2018年,年初预算财政性建设资金城维费3亿元,实施项目压减后,全年拟拨付计划2.14亿元,为全面完成年初压减既定目标,经统筹资金,压缩支出,盘活存量,2018年1-11月已执行拨付1.4亿元。德源公司融资项目工程款已审核拨付6.7亿元,全年拨付计划结果可控。三是扎实做好债务管理工作保障。做好沟通协商与政策协调。责成德源公司积极开展了与债权人和市场主体的沟通协商,及早启动与债权人的谈判工作,2018年,平台公司分别与中国进出口银行、渤海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建信信托、交银信托等金融机构开展了广泛的沟通与交流,为切实争取通过债务的展期、降息,缓解短期偿还压力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
(三)发挥财政扶持效用
1、保障民生民本支出,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截至10月,全区民生投入共计8.8亿元,同比增长16.86%。及时拨付教科文系统资金4.18亿元,确保教科文系统的平稳运行;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累计拨付失地农民社保1.49亿元,参保人数2051人,为全区项目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完善惠民补贴系统,落实惠民补贴拨付
为了解和掌握惠农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确保惠农补贴数据真实和补贴资金发放程序安全,根据省委下发有关文件,我局业务主管部门对数据审核把关等工作环节的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截至10月,根据惠农补贴系统的数据显示,享有惠农补贴的有22747户,应发惠农补贴明白卡(折)22747张(其中包含了往年享受低保、计生政策今年予以取消的补贴对象)、扶贫明白卡(折)1579张,基本发放到位。
3、精准帮扶园区企业,落实财政优惠政策
采取兑现各类优惠政策、奖励及走访、调研、鼓励企业等多项措施,大力促进企业发展。截至10月,拨付各级企业产业扶持资金24650万元,完成71家规上工业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返还工作,资料上报市级审核。拨付企业上级争取资金4274万元,为全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持与保障。
(四)党建工作扎实有效
1、强化干部学习意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今年以来,我局党支部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根据区工委管委的总体安排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学习制度,明确学习内容,开展主题活动。针对十九大及两会精神多次进行集中学习,确保精神传达到位;鼓励闲余时间通过党报党刊、公众号推文等方式进行自我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促使全局党员干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实干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2、强化队伍责任意识,提升整体综合素质
完善岗位责任制,进一步细化各股室和岗位承担的工作内容,组织队伍进行培训,不断强化股室岗位责任意识,加强部门间的业务学习和联系,提高综合业务素质。
3、强化基层服务意识,实地了解群众困难
一是抓好脱贫攻坚。深入桃源大水田村对贫困户进行走访,对贫困帮扶成果定期回访,了解贫困户实际困难,扶起贫困户脱贫信心。二是帮扶企业解困。按照要求深入企业走访,认真了解企业存在问题和困难,根据企业特点和当前形势,帮助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协助申报上级补助资金,尽可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常德经开区财政局
二〇一九年四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