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经开区优化环评分类管理园区试点方案》政策解读

阅读次数:
字号:【

一、政策背景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通知》(环环评〔2024〕65号)和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优化环评分类管理园区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湘环发〔2024〕83号)通知精神,部、省决定选取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园区之一。

二、试点目标

通过开展优化环评分类管理改革试点,为探索取消部分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环评积累经验,实现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环评数量大幅压减;探索建立基于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园区污染物减排量、入园企业许可排放量的精准核算、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机制;探索完善排污许可管理,强化排污许可提前服务,保障试点行业项目环境准入管理的承接与补位,实现环评与排污许可有机衔接;构建“宽进严出、风险可控”的全流程管理体系,以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支撑园区高质量发展。

三、改革举措

(一)环评分类管理优化。制定《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环评分类管理的行业类别》《试点行业环境准入清单》等文件,动态调整试点行业范围。通过部门联审机制,对项目选址、产业政策符合性等开展前置研判,确保合规性。

(二)流程简化。在常德经开区,符合试点行业的建设项目取消环评报告表编制和环保自主验收,企业只需签署《知情同意承诺书》,填报项目基本信息,在报区生态环境分局备案后,就可同步启动排污许可申报,从而实现“承诺即开工、建完就投产”的高效流程。

(三)排污许可管理创新。开展排污许可提前服务,技术团队协助企业填报排污信息,明确排放标准及污染防治技术,建立污染物动态总量台账,探索“全量管理”模式;严格排污许可现场核查和技术评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四)监管机制强化。依托排污许可“一证式”监管,开展精准执法,严查无证排污、超标排放等行为。

四、试点成效

对符合试点行业的建设项目取消环评审批,大幅缩短企业落地时间成本,减免环评报告编制和环保自主验收费用,降低企业经济成本,助力企业轻装投产。通过现场核查、排污许可技术评估及执法联动,确保“放得下、管得住”,生态环保底线不突破。

五、保障机制

成立以管委会分管领导为组长,产业发展部、财政金融部、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生态环境分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统筹谋划并推进园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引入第三方技术团队,对试点全流程及企业排污许可申报提供技术支撑;区财政安排专项财政资金,保障园区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六、试点范围

凡是在常德经开区德山产业园内符合《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环评分类管理的行业类别》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均可纳入本轮试点范围。

七、试点时限

试点期限暂定2025年9月30日截止,待新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修订施行后试点自动终止。

 

联系人:胡冬华,咨询电话:18673628388


归档时间:
已归档